央行的一纸公告点燃了市场情绪,6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在9月15日启动,这是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作,全球宽松预期正在形成一场资本狂欢。
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至92%,国内央行持续注入流动性,三个月累计操作规模已达1.6万亿元。
01 政策与流动性,全球宽松预期下的情绪提振
北京时间9月15日,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,期限为6个月(182天)。这是央行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作,本月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量为3000亿元,因此净投放3000亿元。
9月5日,央行已对到期的10000亿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实施等量续作。这意味着9月两个期限品种的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加量续作3000亿,加量规模与上月相同。
全球央行也在同步转向宽松。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.9%,核心CPI同比3.1%,数据符合市场预期。市场对美联储本周降息25个基点的押注概率升至92%,若降息落地,全球流动性压力将边际缓解。
02 三大核心逻辑驱动,板块机会与风险并存
在流动性改善背景下,A股市场呈现三大核心逻辑驱动下的板块机会。
科技主线强者恒强,半导体与AI算力板块表现抢眼。寒武纪定增获批,20亿元投向大模型芯片平台;芯原股份公告新签订单12.05亿元,其中AI算力占比64%;显示国产AI芯片产业链进入业绩兑现期。
OpenAI已签署一项协议,将在大约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。这个天文数字级别的合同刺激了算力产业链集体走强,甲骨文股价大涨36%创纪录新高,市值单日暴增约2500亿美元。
新能源与高端制造板块共振。2025世界储能大会于9月16日召开,政策端明确到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1.8亿千瓦,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。
宁德时代、阳光电源等企业近期斩获海外大单,叠加储能电池价格四季度普涨预期,板块盈利修复逻辑明确。
机器人产业链催化事件密集。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订单落地,优必选、智元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。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预测,今年我国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万台,同比增长125%,占全球约50%。
03 资金动向与热点轮动,聚焦核心主线
券商与金融板块直接受益于流动性改善。2025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0.69%,券商ETF份额创下44.54亿份的历史新高。若市场持续放量,头部券商的投行业务与自营收益将进一步改善。
顺周期资源板块凸显避险价值。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,黄金避险属性凸显。工业金属方面,铜矿供应扰动加剧(印尼Grasberg矿事故停产),LME铜价突破1万美元/吨,西部矿业、江西铜业受益。
消费复苏板块迎来国庆假期效应。文旅部预测国内出游人次或达12亿,旅游、酒店、航空板块迎旺季催化。众信旅游、中国中免等标的受益需求回暖。
04 风险提示,警惕外部扰动与情绪波动
尽管市场氛围积极,但仍需警惕多项风险因素。
美联储降息落地后可能出现“利好兑现”式回调,以及中美科技摩擦升级风险(美国对AI公司调查、TikTok监管博弈)。
A股解禁市值下周达785亿元,稳健医疗、康坦科技等解禁规模超百亿,或对相关个股形成抛压。
部分资产价格已提前暴涨。黄金自8月以来上涨超5%,A股地产股一周内集体涨停,利好可能已被一定程度透支。
05 结语:把握轮动机会,避免盲目追高
综合来看,本周市场或呈现“科技领涨、周期助攻、消费补涨”格局。建议以半导体、AI算力为核心配置,逢回调布局储能、机器人;顺周期板块侧重贵金属与铜;消费板块关注旅游、家电的短期弹性。
历史告诉我们:货币宽松不会创造财富,只会转移财富。留足现金、分散投资、保持理性——毕竟,潮水退去时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交易窗口已经开启。央行连续第四个月加量续作逆回购,美联储降息概率升至92%,全球流动性闸门正在打开。
创业板指站上3050点,成交额重返2.5万亿上方,科技主线领跑市场。AI算力、机器人、储能三大板块迎来产业催化与资金涌入的共振。
免息配资炒股,实盘杠杆配资平台,汇鑫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